close

d19470-518-589915-0.jpg

「人は変えられるのは 未来だけだと思いこんでいる。
 だけど実際は、
 過去も未来によって 常に変えられているのではないかと。

 あなたの今日の悲しけが、明日の出会いによって、
 大切な思い出に変えられますように。」


「人們總認為能夠改變的只有未來,但實際上是,過去也經常能被未來所改變。
 願你今日的悲傷,會因明日的際遇而成為彌足珍貴的回憶。」

 

會看到這部電影完全是意料之外,但人生充滿意料之外之事的我很樂於接受這樣的計畫變更。
前一晚看好真善美的電影時間,原本預定在看《藍色恐懼》之前看《拂曉》,沒料到週五是新舊片輪番的日子。

表演自然不用說,有經歷有故事的年紀,隨著演員們臉上歲月留下的真實痕跡,只要一點細微的表情變動便總能讓我著迷不已。能夠看到「長得自然」的演員的表演,是我喜歡日本作品的原因之一。
而對於有樂器演奏的作品一向直接加50分的我,在看完這部《日間演奏會散場時》後真的覺得心滿意足,不僅僅是因為福山雅治彈奏古典吉他真的很帥,而是我也非常買這類故事的單。(有才的人真的魅力難以抵擋啊~)
觀影前從不做功課的我總是對於喜歡的電影在看完後才立刻檢索其典故及其他人的觀後感,要能經歷到這樣浪漫的故事說常見也不常見,因人而異吧!所以有些人會覺得故事過於庸俗,但在俗套之餘仍能令我產生共感,便無須對他人的負面觀影心得感到難過了。至少在我個人經驗裡,這樣俗氣爛漫的劇情,好像還蠻常見的。(笑)

即使劇情走向可想而知,那樣成熟穩重的四十歲愛戀仍令我很嚮往(?),不疾不徐不矯揉不造作,在蒔野(福山雅治 飾)想寄出關心洋子(石田百合子 飾)安危的信件時,一字一句躊躇著,最後把打好的問候全部刪除,改而以前一次見面時暢聊未果的電影《幸福的貨幣》做為話題,在看似閒話家常的文字間卻能令人感受到真切的關心。那是一種在快文字時代的現今社會,大家並不常去加以思考便只盼即時進行互動所無法達到的文字本應能承載的厚度及溫度。

作者平野啓一郎在分析愛戀時提到:「人們說到愛,總是說愛上的是哪個對象,但愛這件事情主要是和愛不愛自己有關。當愛上一個人時,往往是覺得因為跟對方在一起時的自己顯得可愛,我們愛的,或許只是跟對方再一起的時候的自己。」愛的到底是對方還是自己,是兩件事;而愛「和對方在一起的自己」則又奠基在兩人是否真的相愛而非單方的自我滿足。

劇中飾演蒔野經紀人一角的三谷早苗(櫻井友紀 飾),雖說在電影中看似是個大反派般的存在,但我們是用全觀在看戲,當然會覺得她很可惡,但她其實也只是想用她的方式去愛她愛的人不是嗎?當她做出看了訊息、弄壞手機、為了自己愛的人的前途而欺騙了深愛的他,這還不夠真實嗎?

「じゃあ、あなたの幸せを大事にしなさい。」洋子先是表情複雜,喝了一口三谷以為是要潑到她頭上的水後,微笑著淡淡地說。

如果要說謊,就要做好一生背負的準備,但三谷多年後了解到無論再怎麼愛對方,也無法用自己的愛框住蒔野,所愛之人是否真的感到幸福快樂,如果真的愛對方的話是不可能感覺不出來的。也因此老套的在最後坦白了一切,但想想能做出這樣的抉擇,其實也真的很不容易吧。

我喜歡日本電影除了膚淺的就是喜歡日本之外,當這部作品在探討「愛」時,並不是只能看到男女主角是如何詮釋,周圍的每個角色也都用著自己的方式,在展現各種形式的「愛」的樣貌。

其中我覺得有趣真實的橋段是當蒔野收到三谷的自白訊息時,那種無力怪罪、自我懊悔、不知如今能歸咎於何處的愚蠢,崩潰化作無聲,潛意識已將手中的玻璃杯捏碎,回到現實手中握著的卻是完好的玻璃杯,只因在極度憤怒時仍知道手指要彈吉他很重要不能受傷的理性而笑,覺得自己無力又可笑這點,像極了我自己以往在經歷任何不理性且戲劇化的人生情緒時,卻能理性地對自己催眠著趕快記住這樣的痛、這樣的氣、這樣的苦與不堪供未來表演使用,然後也在意識到自己都已經身處谷底了卻還能思考這種事而感到荒唐可笑。

蒔野在復出的表演最後看到了洋子因而臨時更改表演曲目,甚至看似不合理的拿起麥克風對著洋子說這首曲子獻給她,但這世界上任何事情倘若與戀愛沾上邊,根本也就無須談論合不合理了。看到這一幕不禁想起某任也曾在舞台上說「這首歌,獻給她!」並離開原本負責的區域走到舞台中央拿起麥克風自彈自唱的唱起了周杰倫的〈可愛女人〉,導致如今我聽到這首歌時還是會哭出來。

人們總認為能夠改變的只有未來,但實際上是,過去也經常能被未來所改變。可以說被改變,也可以說是自行改變。而所謂的『過去』,就是這樣纖弱、易感的吧?」
貝多芬日記裡一句『傍晚會看清一切。』,意思大概是:隨著樂曲的發展會發現,原來這個主題帶有這種可能性,如此一來,這個主題聽起來就不會和原來一樣了。在不知道花朵全開的樣貌下凝視的花蕾,等知道花朵全開的樣子後,在回朔的記憶裡就不是相同的花蕾了。音樂,並非只向未來直線前進,也會一直像這樣,朝著過去展開。如果無法理解這一點,就完全不懂賦格形式的奧妙。」

彷彿在訴說彼此的際遇也要憑藉著日後的經歷來改變過去對事物的看法。

最後,蒔野和洋子的重逢,是在這五六年間的第四次見面。
日間演奏會結束後,分別都到了中央公園的噴水池畔,彷彿〈向左走向右走〉般的浪漫畫面,停在圓的兩端、凝視彼此、相視而笑。
最後到底是終成眷屬又或者僅是成為彼此內心永遠的寄託,電影和原著皆沒有交代,任憑每個觀眾在人生各階段逕自想像解讀,完美的收尾不一定是要走到一起,劇情的告終也不代表角色關係的結果,畢竟「傍晚,會看清一切」,只要人生繼續走下去,就還會有下一個能看清一切的傍晚吧。(什麼結論)

 

 

#マチネの終わりに

#AttheEndoftheMatinee

#日間演奏會散場時

#zonimovie

 

arrow
arrow

    陳榕姍JuJ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